营口有礼书润万家窝木杯我家的阅读故事
“营口有礼书润万家”——“窝木杯”我家的阅读故事征文获奖作品展播之七(三等奖)
市妇联副主席赵宇扬,市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副总编辑魏秀葵为三等奖获奖代表颁奖。
中学组三等奖
书香飘万家亲子共成长
-----我家的阅读故事
营口市第六中学九年三班刘雅敬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家呢,虽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却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们一家人热爱读书。
爸爸最喜欢看富有哲理的书。小时候我总喜欢偷偷地去拿那些放在柜子里的书,那时候太小,只记得翻开书就是密密麻麻的小字,现在长大了些去看才明白,这些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生的道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尽显其中。
奶奶和妈妈喜欢看关于中国历史的书。依稀记得小时候,盛夏的夜晚,我和奶奶两个人坐在小院里,吹着夏夜阵阵凉爽的风,听着蝉鸣,数着稀稀落落的星星。我每次都依偎在奶奶身旁,听着奶奶给我讲历史故事。从大禹治水,楚汉相争,到三分天下,大唐盛世,再到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这些故事连同奶奶慈爱的面容一同镌刻在我的脑海中。
我曾经问过奶奶:“为什么喜欢读历史书?”奶奶回答我说:“中国历史,静静地坐在那里,守候过去,默默期待未来。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吸引我们的文化声音数不胜数,遏制不住我们眼神的眺望和心灵的冲动,好奇心与哀叹交替。在中国兼具力量与智慧的历史中,我们看过的每一段都只是传承的冰山一角,只有静下心来读书体会,才有机会浅尝历史遗留的傲人智慧与财富。”
奶奶的话使我受益颇深,在家人们的熏陶和感染下,我也渐渐爱上了读书。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拿上一本好书读一读,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一次无意之中,我阅读了一本好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开书,我看到了这样一行字“生命在于奋斗!”这句话虽然仅有六个字,但却是那么的铿将有力,不容置疑。是啊,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困难都在所难免。但是只要去奋斗、去拼搏,人生就会变得更精彩,更辉煌!从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书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引领我到达成功的彼岸。
鸟儿们爱辽阔的蓝天,鱼儿们爱无边无际的大海,而我们一家人,独爱好书。如果人生是夜空,那么好书就是夜空上的一轮明月;如果人生是天平,那么好书就是一枚最重的砝码;如果人生是一座高山,那么好书就是高山之巅的水源。书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和我的家人。总之,我认为一生与好书为伴,可谓三生有幸也!
我的阅读故事
老边区实验中学九年二班张海彦
阅读,是一座灯塔,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阅读,是一缕阳光,为我照亮人生的旅程;阅读,是一位向导,帮我找到智慧的源泉......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对人类来说多么重要呀,它不仅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而在我们家里也很重视阅读这件事,所以不论大家多忙都会抽出时间来阅读。每到周日,大家也会聚在一起,来交流读书心得。
这不,今天又开展了一次阅读交流大会,大家都热情高涨,都想赢得奖品。“我觉得冰心的《繁星春水》写的好,母爱,童真,自然,人生,全都包括在内,给人很大哲理性,读了之后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收获了许多。”妈妈得意洋洋的说道。“嗯,不错”妹妹拍手赞叹。妈妈更得意了,她下巴升起来,眼珠斜下去.嘴巴变成桥拱形,胸脯像抽泣时上上下下,架着手,拄着一只脚,搭着一只脚。看妈妈这副得意的样子,爸爸不服气了,连忙说:“哈哈哈,我觉得鲁迅的《朝花夕拾》写的很好,鲁迅先生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真是一个佳作!”“哟,不错哟!”妹妹大声说道,爸爸小嘴儿一撅“那可不?”“天呐,说的都挺好呢,我可不能差”我心中暗暗想到。“前些天我刚读完一本《鲁滨孙漂流记》,我可是真的爱上这本书了,其中的鲁滨孙在艰难的环境下在荒岛生活了28年才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本书中都介绍了许多求生技巧,以及在艰难环境下人的思想,但这本书教会了我不只是求生技巧,还有我们在逆境中要勇敢,不放弃,这样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啪啪啪、、、、、、”屋内响起了一阵鼓掌声,只见爸爸妈妈和妹妹以一种崇拜的眼神看着我,我开心极了。
关于阅读,我对它的看法是我们都要提高阅读能力,因为他是我们对某些事情看法的体现,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因素,能够提高人的修养,是社会充满正能量,我们更要把阅读带进家里,用自己的阅读能力来感染其它的人,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阅读,这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好......
小学组三等奖
书香伴我成长
营口实验学校六年六班柳雨菲
阅读是我成长的阶梯,让我的视野更加宽阔,在知识海洋里,我领略到世界的多姿多彩,与书本为友,让我受益匪浅。我很幸运,因为我是一个在书香家庭里熏陶长大的孩子,与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上,更让我乐此不疲。
最近妈妈正在研究三国。一天晚上,妈妈又来找我和爸爸卖弄了:“刘备,字什么?”“玄德。”爸爸对答如流。我见缝插针,也来抢着出题:“诸葛亮字什么?”“诸葛亮字孔明!”在智慧大比拼中爸爸毫不示弱。几轮下来,爸爸得意地问妈妈:“我给你出一道,关羽姓什么?”妈妈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子午卯酉,我灵机一动,冲口而出:“关羽姓夏。关羽的爸爸被暴孝虎陷害,强迫关羽的妈妈跟他成亲。生下关羽后,暴孝虎下令将关羽扔到深山里喂儿狼吃。仆人不忍心,就把他扔到了街道旁。关羽被一个卖豆腐的老爷爷捡到了,爷爷非常喜欢关羽,就随爷爷的姓姓关。”妈妈惊讶地问我:“你怎么知道?”我得意地回答道:“因为我和爸爸昨晚刚听到这一集的评书。”妈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真好,读书的渠道就应该这样,从多方面获取知识!”
我的妈妈是一名老师,对我的教育从不模棱两可,甚至有时候还会走“极端”。不信,就来听听。
我看了一个故事。就有人给国王贡献了一条布,这条布的神奇之处是脏了不用洗,只要放到火里一烧,就干净了。因为这条桌布是石棉做的。
我死活不相信:世上居然有烧不着的布?妈妈是我学习上的军师,带着疑问找妈妈,没料到妈妈的表现比我这个求知者还兴奋。妈妈是个急性子,为了给我演示,她翻箱倒柜,搬出了爸爸春节时买的电热杯,激动地说:“电热杯底座处有石棉!”在爸爸的强烈反对声中,电热杯还是没能幸免,被妈妈彻彻底底五马分尸了。拿出里面的石棉,然后放到煤气炉上烧给我看,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石棉,果然那块石棉不但没有烧着,反而从灰灰的颜色变白了。一个电热杯的代价换来了我知道了石棉燃点高这个事实,妈妈还赞同地说:“值了!”
实践得真知,这样自由、和谐、求知的阅读氛围里,我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求知若渴。我畅游在书海里,不断探索,扬帆远航!
我家的阅读故事
鲅鱼圈区盐场小学六年四班杜泓成
我们家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家庭,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的一到二个小时是我们家的读书时间。爸爸喜欢看军事和历史类的书籍,妈妈喜欢看数学类和文学类的书籍,我是我们家的小书虫,喜欢看的书很多,尤其喜欢看动物文学和历史书籍。
我和爸爸、妈妈经常在一起谈论读书心得,举行知识竞赛。一提到数学类的题目,妈妈总是第一个想出答案。遇到军事问题,爸爸就能快速地回答出来,并且还能给我们讲解与它有关的故事。遇到关于动物的问题,爸爸、妈妈都回答不上来的时候,我大显身手的时候终于到了,我就可以洋洋得意地给他们讲解起来。遇到历史问题,我和爸爸“势均力敌”,只能比谁的嘴快了。
我是怎么和书结缘的呢?那还要从我小的时候说起。
记得在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看见爸爸在专心致志地看《水浒传》,我就缠着爸爸问:“爸爸,您看到什么好故事了,给我讲讲好吗?”爸爸看书是不喜欢被人打扰的,正欲冲我发脾气,可他欲言又止,因为他看见我那充满求知欲的小脑袋瓜正仰头期待地望着他,于是,他微笑着把我抱坐在他的腿上,开始给我讲起“武松打虎”的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对书中的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终于可以和爸爸一起读《水浒传》了。我们又一起读了《三国演义》和《中华上下五千年》。现在的我也可以给朋友讲书里的人物故事了。
妈妈喜欢读名著,遇到喜欢的就买,买了好多书,整齐地摆满了我家的小书柜,她最喜欢的是《绿山墙的安妮》,爱不释手地看了好多遍呢!在妈妈的推荐下,我也看了好多本名著。
爸爸、妈妈喜欢的格言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喜欢的格言是——“书是知识的海洋。”书俨然成了我们一家人的良师益友,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书香家庭
盖州市实验小学六年六班崔泽翔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每当走进我的房间,就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香味——书架里,一本本书塞得满满当当;箱子里,两列书排得整整齐齐;床头柜里、床下面、沙发边、电脑桌上,随手都可以找到书看。
我们家祖孙三代,每个人对书所好却有所不同。爷爷是我家的”新闻直播员”,每次在报纸和杂志上看到重大消息,总能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时事要闻。奶奶喜欢读一些文字浅显易懂、内容新颖有趣的书,奶奶常说:“人呀,活到老,学到老,就看些令人愉快的书呗。”父亲最喜欢打打杀杀的武侠小说,每当他捧起书时,那耐力,能聚精会神地读上几个小时,暮然抬头早已日落西山。母亲最爱看一些有哲理地书。每到我让她给我讲故事时,她总会用原汁原味地语句为我灌输心灵鸡汤,《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爱》等著名地书都是她的收藏;尽管我的小妹妹才只有两岁,但要看起书来,也是“一丝不苟”,仿佛能读懂似的,有时她手里还会拿着一支不知哪来的笔,在书上比比划划,那可爱的小模样常常逗得全家人捧腹大笑......
哈,费了这么多笔墨,终于开始介绍我这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了。我爱看的书可谓是五花八门,书中的那些情节常常带着我徜徉在书海之中,不知归途。
小时候,母亲给我买了许多童话书和漫画书,我经常一口气将它们统统“吞”在脑海里,然后再一本一本细细地反复地读上几十遍,直到完全理解才肯罢休。记得当年在老家寻宝,竟找到了一本比我年龄还大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时我才只有十岁,却坚决地把它带了回来。那时我读书特别慢,对这样深奥的书,一天只能读半页,还懵懵懂懂的不明所以。直到有一次周末我在家仔细研读这本书,不知不觉竟读了好几页。虽然很少,但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从此,我读书的效率有了提高。渐渐地,我对名著产生了兴趣,不再满足于童话故事等幼稚的书了。一本书,先囫囵吞枣地读一遍,然后在找一个悠闲的午后,独自一个人慢慢地品味,细细地读,就好像是用小火慢慢地炖一锅汤,随着时间的推移,芳香四溢,令人心驰神往---这种读书的滋味!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经说过:“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是啊,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这种读书的乐趣,让我家的生活多姿多彩!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FirstYear
文章来源:营口市妇联儿少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gr/1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