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人文一条跨越时空的文化走廊

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浮萍飘碎还圆。数行征雁,分破白鸥烟,高下回塘暗谷,写幽思、终日溅溅。闲凝望,残霞暝霭,何处一渔船。“”……

盖州古渔船陈列走廊

“跨时空”感受渔家文化

古城盖州一带有较为丰富的海产资源,是清代的渔业中心之一。据光绪三十四年统计,盖州一带有渔户四百三十一户,各种渔船二百九十四只。

沿海各渔港每年春夏之交为“渔汛期”,依次分为“黄花鱼汛”、“鲙鱼汛”、“鲅鱼汛”等,人称大“海市”,届时,山东等地渔船云集。辽东湾海冰灾害严重,虽每年出海时间不长,但出海捕鱼时,仍旧千帆竞渡,场景壮观。

这些船,几乎几百年间都没有什么变化。“马槽”、“燕飞”、“花鞋”、“蝈子”、“舢板”、“划子”等各式的名称,也依着各自的习惯叫着。

船只无论大小,都是木制的,海上行船不同内河,大抵要用风帆才行,少的一张帆,多的要三张帆。自认为“好把头能使八面风”这就足够了,似乎天涯海角都可以行走,改造渔船和捕鱼好像在其次。

渔船发展历经了近千年演变,从筏渔、小帆板到中帆板、大帆板再到打网船、双桅木船、机帆船时代,经过一代代更新,最终演变为现代化的机械船。

这些木船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盖州北海留下了一条“时空走廊”,向到访者诉说着它们“征战”万里汪洋的故事。

盖州古渔船陈列走廊全长约米,陈列了造型各异、时代不同的老旧帆木船近30余艘。

在这里,船只与叠翠的芦苇荡和火红的红海滩自然调和,交相辉映,传达浓郁的渔家文化,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共生;岸边则配以老船历史说明、雕塑、绿化、亮化等景观,与走廊相映成趣,给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盖州古渔船陈列走廊位于盖州北海,是盖州地区自然形成的“船只博物馆”,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透视百年,对话历史,感受悠久的渔家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zz/5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