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界行看小康丨春蚕结金茧,农民喜丰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news.html

开栏话:

蜿蜒的营口城市边界线,勾勒出滋养营口人生活的广阔土地。市界线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市界线更是营口人逐梦奋斗的热土。9月起,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推出大型融媒体专题报道“市界行看小康”,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献礼新中国成立71周年。

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的记者们践行“四力”强内容,知行合一再出发,他们将以浮渡河桥为起点,沿着市界线奔向营口的四面八方。采访活动历时60天,通过全媒体形态聚焦20个边界乡镇,展绿水青山澄澈底色,看百姓生活幸福图景,见证“小康生活”非凡蝶变。

金秋时节,叠翠流金。记者前往盖州市卧龙泉镇腰堡子村采访,随处可见金黄的玉米,其间还夹杂着几抹娇艳的苹果红。

00:56

卧龙泉镇腰堡子村地处盖州市东部,与岫岩满族自治县接壤,林木资源丰富,村民世代以养蚕为生。前些年柞蚕市场疲软,村民或转向其他种养植业,或外出务工,村里柞蚕产业一度停滞。近年来,随着丝绸制品受到青睐,柞蚕市场持续向好,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使得这一传统产业重现生机,迸发出新活力,又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眼下正是当地玉米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王伟家时,王伟正和妻子忙着给玉米脱粒。王伟告诉记者,“今年玉米收成好于往年,自家地里产出了1万多斤玉米。”随着柞蚕技术的不断改良,柞蚕的生长周期足足缩短了20天。这一改变刚好错开了农忙,让他能腾出更多时间忙活秋收。

说起近两年的收入情况,王伟的脸上便会掩不住笑意。“要想真正摆脱贫困,实现致富,还得靠放蚕。”

43岁的王伟已经算得上村里放蚕的“老人”。他与蚕结缘颇深,十多岁时便跟着家里长辈上山放蚕,数十道繁琐的养蚕程序,王伟不仅熟记于心,更妥帖地应用到自己养蚕的实践中。受柞蚕生长习性影响,养蚕人在夏秋两季尤为辛苦,选种、出蚕、上山放蚕、看蚕、摘茧……除了要忍受太阳的暴晒,还要遭受蜜蜂、牛虻的“骚扰”,掉十几斤秤属家常便饭。面对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王伟不但从未打过退堂鼓,反而乐在其中。

每年秋收前后是蚕蛹销售的高峰期,也是王伟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繁育的蚕种质量好,找上门来订购蚕蛹的电话不断,客户遍布鞍山、丹东等地。

柞蚕虽小,富了乡亲。如今,王伟家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腰堡子村像王伟这样通过养蚕实现致富的人也越来越多。

目前,腰堡子村柞蚕产业正从零散式、粗放型向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养殖模式转型。村委会主任李泰洪说,下一步,村里将大力探索柞蚕产业发展方向,拓宽柞蚕产业链条,扩大柞蚕产业规模,实现柞蚕产业利润最大化。

李泰洪告诉记者,村委会外不远处那片绵延着青草的空地在不久的将来,将扩建成余平的恒温库,用于柞蚕保鲜。那里也孕育着全村的希望。

总监制/王忠陆监制/张旭勇

记者/高桃桃程靖雅张精兵夏文编辑/徐诗涵

责编/李丹魏家鹏制作/郝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xw/109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