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13个乡镇同台竞技,究竟谁更胜一筹

当你来到高平,看到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体会着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徜徉在众多古迹之中,品尝着这里不一样的美食,你会被这片古老的土地——高平,所深深吸引。

身为高平人的你,哪个乡镇是你最中意的,哪个乡镇是你一生的牵挂?

到文章最后为你心中的乡镇投上宝贵的一票,让更多的人看到高平之美!

寺庄镇:

中国梨乡、最美寺庄

寺庄镇在高平的西北部,地处丹河源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型乡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全市有名的煤铁之乡、蔬菜之乡、黄梨之乡。这里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神秘的名胜古迹。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人杰地灵。寺庄之美,美在天然,梨乡之妙,妙在神韵。行走在寺庄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我的心情有一种碧空如洗的清澈。

高平市祖山发鸠山位于寺庄镇西北部,美丽的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就发生在这里。神头岭(俗称西羊头山)亦在此域,是炎帝部落、泫氏(炎帝女儿)部落农耕生产、居住生活的地方。炎帝古庙有4处,建筑古老,炎帝文化浓郁。走进这里,仿佛在翻阅一本古老的书。

河西镇:

底蕴深厚、锦绣河西

河西镇,因地处丹河西岸而得名。河西镇由原河西镇、悬南乡、牛庄乡三个乡镇合并而来。

河西是一个神奇而富饶的地方,丹河许河在此交汇,域内自然风光旖旎。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长晋高速、07国道、太洛公路、太焦铁路、晋高一级路纵穿南北,高陵高速、高沁高速以及市道杨界线、石河线横穿东西,自古以来就是高平的南大门,高平通往晋城的必经之路。

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山西省“百镇建设重点镇”、山西省园林镇,是高平市“一城五镇”之一和高铁经济核心区所在地。

古村落永宁寨错落有致,气势恢弘,诉说着古河西的繁华与兴旺,苏庄村更是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明清古民居率先进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行列。

米山镇:

千古长平、印象米山

米山镇,西依七佛山,北靠大佛山,东倚翠屏山,大东仓河贯通南北。

在殷商,米山镇曾为米子国、古盖国所在地;及至春秋,秦赵陈兵百万决战长平,又是赵将廉颇屯粮驻兵之处,赵将廉颇在此演绎了“以沙代粮,积米成山”的历史典故,米山、大粮山由此而得名;唐代武德元年(公元68年),于米山建立盖州州府,领丹川、盖城、陵川、高平四县,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米山镇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定林寺、三嵕庙、铁佛寺、祁贡墓、风神洞等,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定林寺、三嵕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铁佛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米东七佛山石窟、北朱庄风神洞、孝义祁贡墓、郭村相如宫、崇明寺、石咀头三教堂、杨家庄观音庙、张壁大佛山石窟、东南庄二仙庙)。历史文化名人有:明代的翰林学史、明史编修副总裁刘虞夔,清代两广总督祁贡等。

马村镇:

神韵马村、大美家园

马村镇,西邻沁水,南接泽州,历来是上党地区的军事要冲。公园前60年,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时,马村就成为秦军的后方。这一带地处平川,水足草肥,秦军骑兵常到村南一条河里饮马,后人称之谓饮马河,马村因此而得名。

先后荣获“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国家经济开发示范镇”、“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山西省文明和谐乡镇”、“山西省中心集镇”、“山西省林业生态乡镇”、“山西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马村镇文物古迹众多,有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单骑智取高平关的动人传说、有栩栩如生的卧佛山,“佛盛、气灵”的吉祥寺,有惟妙惟肖隐藏了十二生肖的成汤庙万年神柏,有保存完整集宋、元、明、清四朝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的资圣寺,还有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周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古村落文化、以东宅黑陶、面塑、剪纸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等多处文化旅游资源,极具观赏和旅游价值。

北诗镇:

煤铁之乡、文化之乡

北诗镇历史上曾以剧团多、八音会多,现在大中专生多、教师多、医生多,是闻名全市的"文化之乡"。"兵的诗人"毕革飞是典型代表。

北诗镇‘96年称作北诗公社,年建乡,年同拥万乡合并成为新的北诗镇。境内自北往南有翠屏山、百花山、四明山、凤山,丘陵起伏,平均海拔高度在.9-0米之间,东北以松山与陵川县(礼义镇)分界,西与高平市米山镇毗连,南与石末乡为邻,北与陈区镇和建宁乡接壤。

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个----金代建筑二仙宫。气候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

陈区镇:

古韵开化寺、活力陈区

96年高平、晋城分县,属陈区人民公社;年5月5日政社分开,属陈区镇。镇人民政府驻陈区,以驻地村命名。

文物古迹较多,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开化寺、清梦观、姬氏民居),省保单位3处。开化寺彩绘壁画,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宋代寺观壁画,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历史文物研究价值。

在高平市年度三级干部劳模表彰大会上,被授予综合红旗光荣称号。并先后获得了山西省文明乡镇、第五次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全省村民自治模范镇、晋城市人大工作先进集体、晋城市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先进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乡镇、五项制度示范单位等多项光荣称号。

三甲镇:

千年铁魂、走进三甲

三甲镇位于高平市区东北部,距市区7千米,东与陈区镇接界,东南与米山镇相交,西南和东城街道、北城街道接壤,西和永录乡相连,北与神农镇为邻,长晋高速公路、晋长二级公路及高太县级公路穿境而过,有高平市东北门户之称。

三甲镇炼铁翻砂的历史悠久。这里的炊具铁货产品不仅誉满上党,而且驰名省外。三甲镇底下资源丰富,煤、铁矿石储量居首。在三甲南、路永山等村还有丰富的石灰炭石。三甲镇以往水资源比较丰富,镇内有闻名高平的东仓水库、西仓水库、万田水库、三星水库等较大水库。

三甲镇自然景观有东部的汤王山,西部的韩王山。汤王山上的汤王庙及山下的姬家山可开发旅游业。有赤祥的嘉祥寺,有徘北村的炎庙、南河村的二窑庙,有三甲南的古银杏村。三甲镇历史名人有底地村的王浩然;有赤祥号称“李有才”的王四孩;有徘南村-县长陈献书;有路家山村原晋城市政协委员崔定亚。

神农镇:

炎帝故里、华夏神农

神农镇,位于山西晋城高平东北部,镇治距市区0公里,原为团池乡,年撤乡设镇改现名。神农镇自古就是泽、潞两府的分界地,因神农故里命名。

神农镇是全市乃至全省的文化古镇、煤炭之乡。东有虎头山和狗王山,西有郎公山,北有羊头山,三面环山,东仓河、西仓河从北向南流经全境。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铁、硫矿、铝矾土、石灰石、优质矿泉水等。神农镇人民政府近年做出不懈的努力,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大量的宣传工作,修复了羊头山神农庙,清整了羊头山的遗址遗迹,修通了旅游公路,建起了羊头山祭祀大广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野川镇:

生态沃野、秀美山川

野川,古称临川,地处高平之西,许河之源。镇域南北长约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总面积93.6平方公里,其形状如奔牛;镇域三山环绕、沟壑纵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可谓“生态沃野、秀美山川”。

这是一方红色厚土。高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曾驻扎于圪台山模凹村,政治部、公安局、游击大队分别驻扎在圪台村、北田家村和沟底村,指挥全县人民奋起抗日、浴血战斗。

为缅怀先烈,秉承遗志,激励后人,年7月在模凹村建成“抗日战争高平纪念馆”,年8月在吴庄村建成王静波烈士纪念亭。野川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元代治黄专家贾鲁、清代著名实业家王君壁、王咸亨父子就是历史上杰出的代表。

今天的野川,正如喷薄欲出的朝阳,蓄势待发!正如热辣火爆的骄阳,走势强劲!正如光彩夺目的艳阳,来势喜人!

原村乡:山高林密、魅力原村

原村乡位于高平市西南3公里处,辖7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共78户,口人,总面积68.87平方公里。

名胜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晋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松棚庙龙凤树、陆军十七师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蟠龙寨侍郎府,长平之战遗址安贞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良户村,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下马游等。年,陈山村高平抗日县委旧址被中共晋城市委、晋城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境内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乡。地下资源丰富,煤的储量较多,境内有晋丰、金田、东峰煤业、前河煤业等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和新型工业具备优势条件。历史上的原村乡交河村与沁水上梁村交界处有一个大豁口,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建宁乡:

千年乡村聚落

建宁乡位于山西省高平市东北部,96年称作建宁人民公社,年称作建宁乡。乡人民政府驻建北,以原驻地村建宁命名。

乡域南有翠屏山和凤头山,北有金泉山,西有南鱼仙山和北鱼仙山,三面环山,为簸箕状小盆地。

清乾隆三十一年(年)《建宁里重修文庙碑》记载,建宁文庙"肇创于宋治平丙午,时明道先生(北宋理学大师程颢)移令晋城,诸乡皆设校馆。暇则亲至招父老与之语,又亲为儿童正句读,此乡图所为有庙也"。宋治平丙午年为年,建宁文庙创修至今已年;加之前述建宁村出土的北宋祥符年间古钱币,保守估计建宁村至少有一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可谓历史悠久的千年乡村聚落。

永禄乡:梨果之乡、生猪之乡

永禄乡位于高平市北部,距市区7公里,总面积8.4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个自然村,.万余口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素有“梨果之乡”和“生猪之乡”的美称。

永禄乡境内,有风景秀丽的韩王山,有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有仓颉庙和开启中华文明的仓颉造字传说,传统的手工桑皮造纸工艺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许庄的阁楼,院落完整,建筑别致。秋子古戏台,保存完好,以收音效果闻名。

石末乡:

历史悠久、美丽石末

石末乡为高平市东南方一个古集镇,乡驻地距市区0余公里。

据考古发现,至迟于旧石器晚期,石末已有人类聚居。夏商时代为冀州之域,春秋时为属晋,先属韩,后属赵,秦赵长平之战后为秦所据,属上党郡。西汉、东汉、三国、魏、两晋,属上党郡。

据《高平地名志》记载:“该村原名蒲曲镇,以村东有条蒲河,村处蒲河之曲得名,又叫过蟠龙镇和石村镇。”至今石末村东文昌帝君骑街高阁外面,明季“石末镇”石匾犹存。明万历六年石末镇乡约碑仍存宣圣庙中,南山碧霞元君庙也有石末镇的记载。

做有价值的新媒体

赞赏

长按







































北京到医院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白癜风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tc/6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