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丨辽宁10地入选国家方言保护,你能
今天中午小编吃了包子
然后就发出了一句由衷地感慨
包滋老好呲乐
结果办公室里的小伙伴不屑地回一句
那叫“爆的老好歹了”
什么呀
是“包纸太好迟剌”
艾玛,小编彻底蒙圈了
这都是辽宁那嘎达人
你们说的话小编可是听得懵懵哒
索性,就查了下
到底“包子老好吃了”
辽宁各地都怎么说的——
包滋老好呲乐
包额血受儿
雹知老好磁乐
包滋劳豪呲了
刨知岗岗豪次
爆的老好歹了
刨知成豪次了
包子可好吃了
包知老好迟乐
包子推好吃赖
包知老好吃了呀
包纸太好迟剌
这不,小编音译了辽宁各地方言,
你是这么说的不?
这每一句话都是哪里人说的?
答案揭晓前,先说说正事吧。
方言是家乡赋予我们最深刻的印记之一
无论离家多远
一张口就你就知道谁是自个老乡
那亲切劲儿!
这就是方言的魅力
也因为这一口难改的乡音
我们成了家乡的活体宣传员
但随着普通话的普及,
方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近日,辽宁省前后有10个市县先后入选国家方言保护点,沈阳、辽阳、锦州、兴城、建平、丹东6个方言保护点已经采集50多个当地发音人,完成音像采集制作并上报国家语言保护中心,资料正被录入国家方言数据库。今年开原、庄河、盖州、阜新等第二批4个方言保护点也将开始采集工作。
去年5月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辽宁方言调查项目正式启动,旨在通过建立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来保护和保存现有的方言,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久的文化遗产。
小编完全想象不到,
我们的后代们不再说东北话的样子!!
你知道咱辽宁的方言都有哪些吗?
讲真,刚听到咱辽宁有方言这一说时,
小编是蒙圈的状态,
咱这嘎达说的不都是普通话么?
不是小编嘚瑟,
要不咱们唠唠,
俺说的哪句你听不懂?
要是讲不出个四五六来,
别怪小编急眼,
不带这么埋汰人的。
辽宁方言很多种,
虽然说大致相同,
但各城市的口音却大有不同,
就拿沈阳方言来说吧。
小科
普沈阳方言属于东北官话辽沈片。沈阳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有许多共同性。语音比较简单,词汇大同小异,语法基本一致。尽管如此。沈阳方言仍然有它不同于普通话的独特之处。与普通话比较,沈阳方言的语音特点是:
一、声母zh、ch、sh和z、c、s不分,多数情况下,把zh、ch、sh读成z、c、s;沈阳方言把r声母字,大都读成以i开头的零声母字,个别的读成l、ü开头的字。
二、韵母没有o和舌尖后[?],韵母o被读成韵母e,韵母舌尖后[?]被读成舌尖前[?],个别的读成i音。
三、声调中的阴平、上声、去声的调值与普通话不同,有些字的声调在调类上也存在差异。
来源:沈阳市志,沈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
沈阳出版社,年12月第1版
资料这么说,可能大伙没有深刻的理解,
小编举个栗子:
张三(zhangsan)你是不是就叫他“张三”(zhangshan)?
曹山(caoshan)你是不是就叫他“曹三”(caosan)?
热(re,四声)你是不是读成(ye,四声)?
软(ruan,三声)你是不是读成(yuan,三声)?
扔(reng,一声)你是不是读成了?(leng,一声)?
最后,答案来了——
辽宁方言“包子好吃”版
沈阳话:包滋老好呲乐。
大连话:包额血受儿。
鞍山话:雹知老好磁乐。
抚顺话:包滋劳豪呲了。
本溪话:刨知岗岗豪次。
丹东话:爆的老好歹了。
营口话:刨知成豪次了。
阜新话:包子可好吃了。
辽阳话:包知老好迟乐。
朝阳话:包子推好吃赖。
锦州话:包知老好吃了呀??
葫芦岛话:包纸太好迟剌。
作为一个地道的海城人,你是不是很了解我们的海城的方言呢?其实海城的方言是和鞍山一样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鞍山和海城的方言。
鞍山,因为市区南部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而得名,有着“共和国钢都”的美誉,因盛产岫玉,故而又有“中国玉都”之称。所以鞍山话也和鞍山特产有关,话语音硬棒清脆,有钢铁般的铿锵之声!一个城市有三种方言鞍山话和海城话话语音硬棒清脆,有钢铁般的铿锵之声!鞍山方言没有“r”鞍山的语音很有意思,没有“r”这个声,热读成“ye”,肉读成“you”,褥子干脆就读成“yuzi”。
鞍山方言传承古语鞍山人爱说“诚大了”、“诚好看了”,这个“诚”在古语中就是确实的意思。
鞍山方言形象鲜明鞍山方言的形象色彩特别浓???
七星瓢虫
鞍山话:花大姐
蚱蜢
鞍山话:扁了沟
路肩
鞍山话:马路牙子
膝盖
鞍山话:波凌盖
客厅
鞍山话:外屋地
鞍山方言无法用普及型的词汇去代替普通话:哪个地方
鞍山话:乃快溜地
普通话:鞍山的
鞍山话:鞍(án)山地
普通话:让路
鞍山话:借(jié)光(guàng)
普通话:傻子
鞍山话:卡愣子(zhi)
普通话:垃圾
鞍山话:疙(gē)能(neng)
普通话:猜拳
鞍山话:竟刚六锤(céi)
普通话:撕开
鞍山话:来开
普通话:一起
鞍山话:一趸(dunr)儿
普通话:极脏
鞍山话:恶埋汰
鞍山方言平翘音不分四十四(sìshísì)就必定是念成(shìshíshì),
老师(lǎoshī),鞍山话就得说:làoshì。
思想,鞍山话一般就会说成:shìxiǎng、sìxiǎng。
吃饭,鞍山话说成:chífàn
鞍山方言知多少能(读音为三声)剩:“上脸”。例:这孩子怎么老这么能剩腻?
卡棱子:“傻子”,埋汰人的说法。
竟引儿:“故意”。例: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竟yier踩我脚袄?
连shang:“马上,立刻”。例:看见他我连shang跑了!
你觉(jiǎo)子腻?:你觉得呢
你卡啊:你傻啊
提另格:单独拿出来
丫蛋儿:女孩儿
蛤蟆古豆:指坏心眼子
瘟灾子:倒霉蛋,丧门星
浮头:指表面,“这汤浮头上漂的啥?都捞出去!”
善白白的:尴尬,不知好歹
搁(ge,二声):在。eg.你搁这快儿六噶哈腻?
大家看了这些鞍山方言的介绍是不是感觉很亲切呢?虽然从大体上来看都是东北话,但鞍山话听起来不论是声调还是词汇都挺有特点,跟以往我们所听到的东北话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成好听了!
编辑:尚宛迪来源:新北方掌上辽宁综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tc/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