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名片一简历
名称:盖州市
曾用名称:平郭县、建安、辰州、盖州、盖州卫、盖平县、盖县
年龄:岁
地理位置:北纬40°25′,东经°22′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72万()
民族:汉、满、回、朝鲜等25个民族
邮政编码:
盖州市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清代中叶,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名闻八闽,声达三江”。
战国时期盖州属燕国辽东郡。
秦统一六国后仍属辽东郡。
西汉、魏晋时期,于今辖境北设文县(今大石桥市的汤池),南设平郭县(今熊岳城),统归辽东郡管辖。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的平郭县。
公元年北燕建立后,今辖境一度被高句丽割据,并筑建安城(今青石岭镇高丽城),置建安县。
唐总章元年(年)于建安城设置建安州都督府。
辽于建安城置辰州,故盖县有古辰州之称。
金代改辰州为盖州。
元代置该盖州路,治所仍设在建安城。
元至元六年(年)把熊岳、汤池二县并入建安县。至元八年(年)建安县并入盖州。
明洪武四年(年)改盖州为盖州卫。翌年改筑新城(今盖州市区)。
清康熙三年(年)置盖平县,隶属奉天府。“盖平”之名,是取“盖州”、“平郭”两个历文地名的首字而得。
年“九·三”胜利后,成立盖平县人民政府,属辽南行政公署管辖。
年6月,辽南行署曾于万福庄增设万福县。
年6月盖平县解放。
年10月,撤销万复县并入盖平县,属辽东省管辖。
年属为营口市辖县。
年10月成立盖平人民公社。
年3月撤销盖平县公社,恢复盖平县人民委员会。
年1月,经国务院决定,更名为盖县。
年,盖州市面积.4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15个镇、21个乡:古楼街道、西城街道、高屯镇、暖泉镇、城关镇、青石岭镇、太阳升镇、沙岗镇、团山镇、芦屯镇、红旗镇、九寨镇、归州镇、九垄地镇、万福镇、卧龙泉镇、熊岳镇、大庙沟乡、榜式堡乡、团甸乡、徐屯乡、安平乡、双台乡、陈屯乡、杨运乡、罗屯乡、什字街乡、杨屯乡、矿洞沟乡、太平庄乡、梁屯乡、旺兴仁乡、小石棚乡、二台乡、果园乡、西海乡、红花峪乡、白果乡。市政府驻西城。
年,撤销杨运乡,设立杨运镇。
年,撤销榜式堡乡、团甸乡、双台乡,设立榜式堡镇、团甸镇、双台镇。
年,撤销徐屯乡、矿洞沟乡、什字街乡,设立徐屯镇、矿洞沟镇、什字街镇。
年,撤销陈屯乡、梁屯乡,设立陈屯镇、梁屯镇。[3]
年11月3日,民政部(民行批[]号)批准:撤销盖县,设立盖州市(县级)。
(盖州古城模型)
(盖州现貌)
(盖州北海)
(更多精彩内容待续--)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tc/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