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古城山海林泉寺魅力大东北系列作

第期

本版图片来自大东北摄影网

史料:田园\于学忠

微缩景观再现作者\施正明

点击下方收听本期作品音频

*音频

盖州市这个名称是上世纪90年代由盖县改过来的,显然除了行政上的需要,古韵古味也在考虑之中。明代因辽东军事重镇不设州县而改卫,故盖州为盖州卫,后又改筑了新城,也就是现在留下来的盖州古城。

盖州古城是盖州地标性建筑,文献及考古都证明了明城是在辽金旧城址上修建的。

《盖平县城略图》应是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绘制的。那时的盖平县城东南仍保留着明代卫城的格局。二门之外建有瓮城,城内建有马道,城外筑有护城河。

城内由东至西建大街一条,由南至北大街一条,平行小街多处。因古城没有北门,没能贯穿南北,但这条街无疑是本城的中轴线,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正中偏南一点,如今仍巍峨地耸立在那里。

如今,城的三门和瓮城都已经不见遗留。北墙东段和东墙还残留着一些残垣,东墙北段仍保留的比较完好。城的周长米,基宽8.5米,墙上宽7.75米。石条垒砌墙基,城墙外面用青砖筑面,内里是用黄土、白灰及碎砖填充夯实,城外有护城河。

建城最初是为了城战,古代战争最主要的形式之一。那时,星罗棋布的城市往往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城郭大小,都有高大坚实的城墙,盖州古城这种城墙的方式在明初时已经是很普及的做法。

为了加强门的防御能力,盖州卫城南门、东门设有两道城门,形成所谓的瓮城。是在城门外或者在城门内侧修建的护门小城,属于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城上有城垛、二重城楼等防御设施,马道可直接登至城顶。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盖州卫,控扼海岛,翼带镇城,井邑骈列,称为殷阜。”明朝统治者为了盖州卫城加固,将南墙向南面迁移,用了原墙的夯土修了新墙,留下了原来作为城郭的南门,孤伶伶遗在了城中,后改作城内的“钟鼓楼”。明初的城墙,墙顶内外延筑矮墙,称之为女儿墙。城墙外设立了城壕,整体布局加强了防守。

盖州城几经修缮得以延续。在明朝崇祯五年(年)九月,后金政权占领辽南后就开始重修盖州城,向城内移民,派副将石柱国、游击将军雅什塔率兵人驻防。

对于盖州古城的修缮有很多记载。《盛京通志》中说:“盖平县城即明盖州卫城。乾隆四十三年重修”,同治十二年《重修城垣记》碑刻:“……同治四年秋焉,贼滋扰而城垣颓倒,可通行人来一处矣,守御无凭,人心惶恐。不得已于十月二十日仓卒动工,五年攻作。凡兹紧要之处,并力兴修,颓累鼓裂者:次之砖石脱落,风雨催之,挑河筑堤,以固城根,添石加灰,以期永久者;又次之,新城楼复垛扇,筑沟堤八年之久,经营始毕。……共用东钱十三万二千六百十二吊零九十。”

两千载岁月沧桑,两千载文化积淀。盖州古城被清华大学专家誉为“关外唯一”,至今余貌尚在、风采犹存,1平方公里的原址,至今保留着40万平方米的连片老建筑群。盖州古迹众多,有国家、省、营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盖州古城内有钟鼓楼、明清一条街和多处古民居,城里城外历史遗迹多达处,其中3处国家级、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盖州古城有着多重历史文化涵义。

盖州古城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她展示了自己特有的时代风采,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用声音传播美好,传播正能量。不求精彩,但求最真。愿意与诵友一起在有声的世界中快乐畅游!

文\于学忠

于学忠,男,汉族,年1月1日生,辽宁盖州市人,本科毕业。民间文化守望者。曾用笔名:文子、文岛、佚名、弘文等。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营口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盖州市古城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盖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年开始发表处女作;先后在《青年诗人》、《深圳青年》、《故事世界》、《当代工人》、《读者导报》、《人生导报》、《诗友》、《鸭绿江文学》、《营口开发区报》、《营口日报》、《辽宁日报》、《中华儿女》、《人民公仆》、《赤子》、《辽河文学》、《农民日报》、《中国作家网》、《中国国土资源作家网》等全国多家文学刊物、杂志﹑网站发表作品。其作品,多次获奖并结集入作。

现已结集出版报告文学集《凝聚的力量》、《山高人为峰》、《岁月深处是芳华》三部,散文集《静享岁月,遇见久违的诗与远方》待出。个人辞条,被收入《中国当代青年诗人辞典》﹙天马出版社93年10月版﹚、《中国现代诗发展与研究》﹙九四年卷﹚、《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国家外文局中国世界语出版社99年8月版﹚、《光辉岁月"中华儿女荣誉档案"》﹙国家外文局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年9月版﹚等辞书。

播音\远帆

远帆,爱好摄影、旅游、热爱朗诵,喜欢用声音传播美好,与您一起徜徉在有声的多彩世界里!

近期

回顾

◆山海林泉寺魅力大东北系列作品(5)文\营口春秋播音\远帆

◆尘封的档案系列作品(3)文\刘永春播音\远帆

◆“山水林泉寺”魅力营口系列作品(2)文\营口春秋播音\远帆刊头摄影\齐文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mj/5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