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mid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盘锦方言发音人报名遴选工作圆满结束
6月15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语方言调查·盘锦方言发音人遴选工作在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顺利举行。
下午2时,遴选工作启动会正式召开。辽宁省语保核心专家、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新梅,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关尔群,盘锦语保课题负责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洪飏,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张佳余,副院长熊英,盘锦语保课题参与人、辽宁师范大学朱添博士,辽宁卫视副总监李小飒,盘锦市语委办张馨禾,盘锦语保课题参与人、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侯台风以及发音人候选者参加会议。会议由盘锦市语委办主任吴力复主持。
会议伊始,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熊英致辞。她简要地介绍了盘锦市的基本情况和方言分布情况,并对语保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本次遴选工作顺利开展,期待早日听到“盘锦好声音”。随后,洪飏教授介绍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概况,并对盘锦市语委办以及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在前期的遴选工作中,盘锦市语委办做出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盘锦市语委办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普遍宣传,积极调阅相关资料以便确定老城区所在地,对发音人相关信息进行重重审核与筛选,确保了发音人候选者的有效性和代表性。
接下来播放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宣传片。年起,我国开始启动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此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年以来辽宁省已经完成15个方言点项目调查。
会议最后,由原新梅教授做动员讲话。原教授首先回忆起以往参与语保项目中,与发音人结下了深厚情谊,接下来谈到了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她提到,语言保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讲“普通话”是为了方便沟通,讲“方言”是为了保护文化,二者并行不悖。留住乡音,记住乡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的多样性,承载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人际交往过程和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方言文化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启动会结束后,辽师大专家团队与盘锦语委办正式对发音人进行遴选。发音人分为“老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男性”“青年女性”“口头文化”“地方普通话”等多组,依次进行遴选。专家对候选者的出生地、居住地以及家庭情况进行了细致询问,当地市民也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全力配合遴选工作。其中一位候选者得知消息专程从沈阳乘私家车回到盘锦,“作为土生土长的盘锦人,能为咱们项目做点事,这也算是为家乡盘锦做贡献了。”老人质朴的话语令人感佩。
得益于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大力支持和盘锦市语委办的全情投入,遴选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当天下午,遴选专家进行合议确定了入选名单。6月16日上午,遴选专家向发音人分配了相关任务并讲解了各项任务注意事项。至此,盘锦方言发音人报名遴选工作圆满结束。
年以来,文学院语言学团队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在省语委和各地市语委的支持下,利用学校和学院建设的现代化实验室圆满完成了丹东、建平、庄河、盖州、海城、长海方言点调查项目,其中庄河、长海项目获评国家优秀。这些项目的完成促进了辽宁方言资源和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研究,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文学院
团委新闻中心
审核人:王峰
文字编辑:侯台风
校对编辑:刘嘉雯
徐嘉慧
图文设计:王雨欣
尚志笃行博雅乐群
活动现场直击,幕后跟踪报道
团学建设动态,师生服务在线
博览文学之精深
共赏雅人之深致
博雅文苑
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hj/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