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盖州年前盖州这块土地上

白癜风复发难治 http://m.39.net/nk/a_4467053.html

《盖平县志·兵事》记载了《汉及高句丽之战》:“汉安帝元初五年,高句丽攻丽城。本境太守姚光起兵与蔡讽击破之。”在《唐及高丽之战》中载:“贞观十八年,以李勣为辽东大总管,明年潜师济辽水,拔盖牟,进攻安市城,不克引还。咸亨三年,高丽余众复叛,遣将高侃,击败于安市城。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在《唐石城之战》中载:“显庆三年,薛仁贵伐高丽,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熊山,转战于石城(熊岳城),有善射者多杀官军,仁贵白衣单骑突击,贼弓矢俱废,遂生擒之。”

著名的建安之战,是唐征辽东时在贞观十九年四月与高句丽在建安城发生的一场战争。《资治通鉴》载:“营州都督张俭,将胡兵为先锋,进渡辽水,趋建安城,破高丽兵,斩首数千级”。又记:“秋七月,张亮军过建安城下,壁垒未固,士卒多出樵牧。高丽兵奄至,军中骇扰。亮素怯,踞胡床,直视不言。将士见之,更以为勇,总管张金树等,鸣鼓勒兵击高丽,破之”。

唐贞观十九年(年),唐太宗李世民对诸将说:我听说安市城险要而且兵精,其城主材勇也很厉害,那次莫离支之乱时候,城守不服从,莫离支对他出击工程,没有攻下他。而建安城兵弱而且粮草也少,若出其不意,攻之必克。你们可先攻建安城,建安攻下,那么,安市就在我们的腹中了,这就是“城有所不攻”的兵法。李世勣说:建安城在南,安市城在北,吾军粮都在辽东。今天越过安市而去攻打建安城,假如敌兵断了我们运兵之道,那将如何?不如先攻下安市,安市攻下,则可以敲着鼓去取建安城了。“……积粮辽东,而西击建安,贼将梗我归路”(《新唐书·高丽传》)。长孙无忌说:夫子行师,不侥幸。安市敌兵有十万,在我们后面,不如先击破他们。李世民说:以你们为将,怎么能不用你们的策略?勿误吾事。于是,李世勣开始攻打安市城(《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建安城,即盖州市青石岭高丽城村山城。在安市城南。李世勣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信任。他善于用兵,史称他“临敌应变,动合时机”。

《旧唐书》、《资治通鉴》记载:辽东道行軍副总管、江夏王李道宗促督兵众在安市城东南角堆筑土山,浸逼安市城。城中也增其城的高度来迎拒,城外筑山昼夜不停,过了两个月,山顶还离城有一定高度。最后,李道宗长期围攻安市城不下,使得唐太宗被迫班师。

《资治通鉴》:“上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将歩骑万伍千阵于西岭;长孙无忌将精兵万一千为奇兵,自北山出于狹谷以冲其后;上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敕诸军闻鼓角齐出奋击。……延寿等将余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长孙无忌番撤桥梁,断其归路”。

盖州赤山南麓建有一高句丽山城,周长米。山城北面是倚五个高峰为屏障,北面山下是碧流河,因山崖陡峭似壁没有修城墙,而东、南、西三面以石块叠压错缝砌筑了城墙,全城共占了16个山头,城中为一平坦盆地,内有“龙潭”,冬夏泉水不枯。城内由后世建有寺庙“龙潭寺”,留有明万历四十四年《重修赤山龙潭寺造佛安禅碑记》残碑,碑中有记:“……忆昔唐贞观十九年,有太宗因盖苏文弑君虐民,又阻新罗入贡,不奉诏命,遂亲征高丽,驻跸此山,谓薛仁贵曰:朕不愿得辽东,愿得一卿也。……”

薛仁贵,这名字在辽东是响亮的,唐王征东的故事一直延续不衰,召军岭、牵马岭、赶马河、唐王井、大王寨、扳倒井、谎粮堆之类地名都与唐王征东及薛礼薛仁贵的传说有关,老年人爱听爱讲他们的故事。人们也愿意将一些典故夸张到本地来,以此表示对“白袍小将”薛仁贵的敬意。盖州邑北的大石桥,原跨一条“淤泥河”,清人魏燮均写诗:“大石桥头水向西,至今河尚号淤泥。唐家王气都销尽,只剩当年四马蹄。”是说当年薛仁贵在淤泥河“救驾”之事:唐王马陷淤泥河不能脱身,薛仁贵用长枪将人连马一起挑出,河滩上留有四个马蹄印。古老的传说同样印证了那段金戈铁马的战争史实。

投稿

商务合作|新闻爆料请添加

如果你身边有精彩的故事,如果你的才华还无处展现,现在就可将你身边精彩的故事、文章、视频...发送到“盖州城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zz/5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