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专栏张开然求知路上的我们,要如同

医院订阅哦

个人简介

张开然,男,辽宁盖州人,中共党员,级俄语语言文学学术型研究生。

公开发表论文一篇,另有一篇被收录《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还另有一篇拟发表。报名参加“中国公民价值观调查(CCVS)中国社会管理体系转型升级研究(CSMSS)子课题的科研工作,曾参加北京市高校俄语硕博研究生学术论坛,获一等奖;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青年的文化互视与互识第六届俄罗斯学国际研究生论坛,并作报告;参加中国厦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获三等奖。报名参加外文学院辩论队,参加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辩论赛团体获得二等奖。

担任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千年之约”的俄语翻译任务;担任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举办的塔吉克斯坦农业培训班的部分翻译工作;担任国际军事竞赛“航空飞镖-”飞行员国际竞赛项目的俄语翻译任务等。

在学习的路上,在学术的路上,也许,我们要永远做一个孩子。

首先,在求学的时候,最难得的是努力去保持孩提时代那般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多问几个问什么,学会自己走,而不是踩着别人的脚印儿走。借此机会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

在本科的俄语学习阶段,我也曾经迷茫过,苦恼过,经历过漫长的学习平台期,自己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进展却非人所愿。有几次在外教的视听课上,在我颇感自豪的几次发言之后,老师毫不留情面地指出了我的问题,“叶菲姆(我的俄语名),你的这些说法用俄语根本不是这么表达的,这是不地道的说法”。这样的负面评价让我变得清醒,同时,老师的话也刺激了我,让我变得更加拼命地想要知道,到底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的俄语表达和我的思想无缝衔接,怎么样淡化俄语语言产出中的母语痕迹,这让我想要去探索,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去克服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可能是所有人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浏览中央编译局的网站时,我发现了老师指出的这个问题原来叫做“中介语现象”。那个时候,我十分地激动,于是疯狂地去寻找有关中介语的一些文献来读,你要问我问我问什么要这么拼,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可能当时一心想着提高自己的俄语水平吧,但其实后来,凭借着我对这一二语习得现象的强烈兴趣,我继续探索,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完成了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汉俄笔译教学过程中汉俄中介语成因初探》。这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学术是可以解开某些心中的谜团的,有成就感,也有更多的期待。

研究生入学之初,我读到了一篇复旦大学熊易寒老师写的文章《生命体验和学术研究》,文章很有启发意义,也推荐大家去读。真的如文章里所说,学术不应该被凌驾于世人的高空之上,干巴巴晦涩难懂,高冷傲慢,做学问是一种创作,也是一种更新读者认知世界的过程,学者就应该如同歌手一般,将自己的生命感悟、经历和积淀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这样的歌手才配得上“灵魂歌手”四个字。《歌手》新的一季已经开始了,无论是沉默已久、再次登台的李圣杰,还是天使模样依旧的张韶涵,还有沧桑如此的汪峰,你去听他们的演绎,声音中传达的都是他们的经历和感悟,我想,这才是最值得听的地方吧,歌手之所以为歌手的意义。做学问也是如此,将自己的好奇与探索欲望与学科的理论种种结合起来,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小想法开始,去查找翻阅,标注评写,再到写了删删了再写,直到最后的一个句号最终完成,这个过程你一定不会感到枯燥,因为此时的创作已经不是一种负担和应付,而是你真的想去想解开自己心中疑问的一个过程,自然你会用最好的状态去唱,会采用最好的技巧和方法去唱,唱出来的也必然是佳作,不再带有追名逐利的气息。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我继续对俄语习得这一领域的问题展开尝试性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完成了几篇学期的小论文,将词汇学与实证分析、语用学与博弈论的框架相联系,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写出一点自己愿意去磨的文章。其中的一篇已经公开发表,还有一篇被会议论文集收录,还有一篇仍在修改中,即将发表。细细想来,这些文章的选题的出现对于我来说绝对不是偶然的,有的是我在读课外书的时候突然迸发出的灵感,有的是在读文献中找到的感兴趣的点,有的是我根据自身经历想要探究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好奇和想去探索的欲望。

学习的路上,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孩子,除了要有好奇心和探索的冲动,还要把自己当作孩子,放低姿态,心存敬畏,但又要无所畏惧,只要自己的想法成熟,就要大胆地去尝试,给自己一个去体验的理由。

经验和灵感究竟从哪里来,有人说自然是从书本中来,这样的回答是对的,但是不全对。真的生命体验自然应该从生活和社会中来。如同不出去采风就不会有好的画作,不去扎心一次,心碎一次就不会有好歌曲一样,不去亲身经历怎么能知道万千世界究竟如何用学术的观点来解读。作为学语言的,不出去实践和经历,语言就会没有活力,讲出的外语就不会有趣。因此,我会刻意地去留出一些时间为自己找一些体验的机会。去年的四月份,我参加了北外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论坛上同大家分享我的学术成果;五月份,担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千年之约”的俄语翻译志愿者;六月份,参加我校哲学学院的一个社科项目调研活动;七月份,担任国际军事竞赛“航空飞镖”飞行员国际竞赛的俄语翻译志愿者;十月份,参加北师大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十一月,参加厦门大学的学术论坛。另外,平时也会参加一些小型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到了来自学术、文艺、军事、体育和贸易等各个领域的专家老师,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的收获是很大的。其实无论是学术还是非学术,书本内还是书本外,学习中还是生活中,你都会和许多观点不期而遇,你都不断地在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你运用语言、与他人沟通的水平。当你看见你的一点努力为他人、为社会乃至为国家做出了哪怕是些许有益的事情,当你看见,你的作为收到了来自他人、社会甚至是国家的善意的反馈,你就会发现,再苦地坚忍,再孤独地挣扎,再肆意地拼搏都是值得的。

研究生的生活已经过半,那个入学之初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逐渐明晰了起来:读研的最大收获和价值是什么,目前可以想到的最佳答案应该是促使我继续保持一颗好奇和乐于探索的心,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更加系统的思考问题和表达见解的方式。

如今,我很感恩自己可以获奖,但是我即将要继续前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已经通过,这次我想要把语言习得理论和心理学的知识交叉起来,完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有可能会很困难,但是在好奇和热爱的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

很感谢你可以读到这里,不出意外的话你可能会发现,这里有几幅照片。嘿嘿,其实想和亲爱的你说,虽然是一名研究生,但是生活中可不止有学习,也有健身房里的挥汗如雨、和亲朋好友的小聚会以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学习也好,学术也罢,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编辑

李雅琪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北京白癜风治好要多少钱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xw/13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