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生态山庄助力盖州全面崛起
发展绿色生态山庄助力盖州全面崛起
——盖州市建设生态山庄发展旅游经济调研报告
副市长李宏振
生态山庄是一种以乡村土地、庭院、山、水、林、泉、寺等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为载体,以体验式营销为手段,以农业为特色,以旅游业为牵动,以环保、绿色、健康为内涵,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乡村地域及相关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将生产、生活及生态有机结合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一、建设生态山庄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生态山庄可以满足五大需要
1、建设生态山庄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过去我们的乡镇经济工作主要是两手抓:一是抓农业,一是抓工业。很少有人研究抓旅游业和服务业。在农业方面,主要是抓种植业、抓养殖业,抓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三要素是土地、劳动和资金,在传统农业中三者结合得不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大量劳动力外出,尤其是东部山区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土地产出率不高,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不好;农业发展资金短缺,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农业产出低,利润小,大多资金不愿意向农业投入。我们的传统农业就这样走上了恶性循环,一直处于低收益状态。即使有些地区已经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如陈屯镇、九寨镇等,农业发展确实很有成效,农民也确实实现了增收,但依然存在着发展空间有限、产出效益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发展空间有限,比如陈屯镇有2.1万人口,土地才1.25万亩,人均不到6分地。产出效益仍相对较低,如把传统农业转化为观光农业,把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那整个效益就会大大提高。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苹果当市场价格为5元,采摘价格就是10元;葡萄当市场价格为6元,采摘价格就是30元;油桃当市场价格为4元,采摘价格就是10元;樱桃当市场价格是10元,采摘价格就是30元。价格最少翻1倍,最多翻6倍,这里边还不含采摘和销售的人工成本及到市场销售的运输成本。
在工业方面,过去我们一谈到工业就是招商引资上项目。现在工业项目大多园区化,同时由于受环保限制,我们农村乡镇引进一个工业项目很难。即使工业项目引进来了,但大多数项目是有污染的。青山、绿水、蓝天是我们乡村宝贵的财富,遭到破坏和污染都将是巨大的损失,甚至是不可恢复的。为了上一些小企业,得一些小税收,最后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使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这是不理性的,更是得不偿失的。我们有一些乡镇有一些资源,如石材、金矿等,但开采资源是实现不了持续发展的。资源开采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资源是有限的,最终总得面对枯竭。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抓农业效益低下,抓工业不是造成污染就是面对资源枯竭,那么我们农村发展的出路在哪呢?那就是建设生态山庄,通过生态山庄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将生态资源、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同时,现代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他们都渴望拥有多样化的旅游,尤其是希望能够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享受优美的田园风光,放松一下疲劳的身心。现在旅游业已开始从传统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更多的将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生态山庄建设正好迎合了这个大趋势。生态山庄既是珍禽花木、绿色果蔬的集中种养基地,又是游客接近自然、观光休闲的最好去处。它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生态优势和乡村人文优势,将带动整个乡村旅游乃至整个服务业的大发展。生态山庄建设所带动的生态旅游是一个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它没有高耗能、高污染,处理好了不会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破坏。四川的九寨沟平均每天几万人进沟,从年到今天已经发展30多年了,如今依旧是青山绿水。生态山庄建设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地区发展问题。解决了发展问题,有了好的发展方向和好的发展渠道,那些有污染的工业项目也就不会再盲目上马,那些卖资源、破坏资源的事也就很难发生。靠青山绿水这些好的资源实现发展、实现致富,发展、致富后又会对青山绿水等这些好的资源进行有效保护,这样发展就上了一个良性的轨道,这样发展也就实现了可持续性。所以说,生态山庄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2、建设生态山庄是富民强市的需要。
生态山庄建设将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转化为旅游资源,实现的是一产向三产、甚至二产向三产的转变。旅游消费具有需求广、关联高、带动大、生效快的特点,旅游消费不仅拉动了运输业、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产业,还促进了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旅游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涉及39个部门、个行业,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文化娱乐业有约50%的贡献率,对餐饮业、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旅游最终收入每增加1元,可拉动国民经济总产出3.6元。应该说发展旅游产业是一业兴、百业旺。
生态山庄建设为什么可以实现富民?
首先,生态山庄建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很多闲置劳动力可以得以就业。如榜式堡的冰泉山庄,建设期当地每天大约有人在山庄工作,大部分都是本地农民,每人月工资在到元,每个月当地农民就可实现收入50多万元。现在山庄对外试营业,大约有30人左右在山庄工作,除了总经理以外大多都是本地人。领班月工资到元,服务员月工资是到,这里还不含奖金。杨运的灵山山庄已对外开业,高峰期每天在山庄服务的人员有多人,这里边有一部分是临时雇佣的,临时雇佣工每人每天元到元。
再有,生态山庄建设可以制造大量的创业机会。很多有一定资本、有一定头脑的人可以经营小饭店、小旅店、小手工作坊等,自行选择适合自已的生意,独立经营。以大石桥市建一镇黄丫口村为例:农家小饭店在每年杜鹃花开的时侯,前后也就一两个月时间,收入少的几万,多的十几万。农家小旅店收入也很可观,所谓农家小旅店其实就是农民自家的房屋,睡的就是农村的大火炕,起初每人10元,后来涨到每人20元。10人住一宿就是元,没有什么成本,老百姓平时上哪做什么能赚那么多钱?
另外,生态山庄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旅游消费市场。大量的农产品通过深加工变成了旅游产品,大大增加了附加值,使搞种植业及养殖业的农民收入大大提升。比如葫芦岛的葫芦山庄,各种各样的工艺葫芦,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的都有,一亩地能种多少葫芦呀!好一点的一个葫芦就相当于过去种一亩地作物的收入,没有旅游市场能实现吗?我在建一工作期间,黄丫口村老百姓把山野菜、鸡、鸭、鹅蛋都拿出来卖,山野菜比城里市场贵多了,鸡、鸭、鹅蛋按个卖,我记得那时鹅蛋是5元一个。因为是在山里卖,大家认为是山野菜、是遛达鸡、鸭、鹅蛋,所以虽然卖得贵但还特别好卖。
生态山庄建设活跃了周边的商业氛围,拉动了周边小城镇建设,从而使农民手中的土地、林地、宅院等资源价值得到大幅度提升。还以黄丫口为例,早期千亩林地也就值多万元。黄丫口发展旅游,稍有一点名气后,同样面积的林地0多万元都不卖,升值多快!最先,黄丫口山里老百姓的房子便宜的万八千元一户,两三万能买座很好的,现在不给原来十倍价,人家不会卖你。应该说生态山庄建设使农民切实增加了收入,实现了致富。
生态山庄建设在富民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政府增收,实现强市。刚才说过生态山庄建设会拉动旅游业大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我们算一笔帐,营口市每年有万人次游客,盘锦每年有1万人次游客,合计万游客。其实营口和盘锦的游客资源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我们除去盘锦1万人次游客不算,只算营口游客,且只算其中八分之一到盖州来,是万人次。每人消费元,那就是4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推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带动相关行业收入4.5元,4亿乘以4.5那就是18亿元收入,18亿加4亿合计为22亿元收入;如果是万人次,那拉动收入就是44亿。我国平均旅游消费是每人元,如果每人消费不是元而是元,那么拉动收入就近百亿元。以青岩寺为例,青岩寺位于北镇市常兴店镇,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十年九旱,过去当地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常兴店镇书记叫陶祥德,他到常兴店后开始抓旅游,抓旅游包装、推介,逐步使旅游业成为常兴店镇的支柱产业,青岩寺年收入几亿元。目前常兴店镇累计交北镇县财政十几亿,北镇县里要贷款得需要常兴店镇作担保。去青岩寺沿途大多是卖香火的,几乎家家都实现了致富。从3年起,常兴店镇就开始免费教育,从4年起对户口在本镇的参加中考、高考的考生,考入重点高中和高等院校的,给予元至0元不等的奖励。6年起,全镇群众车船使用税、医疗保险、有线电视初装费和收视费全部由镇上代缴,同进建成了锦州最高标准的敬老院。9年,针对部分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危房进行重新翻盖。对特困户从生产和生活上给予补助,喊出口号是让当地所有人都真正实现脱贫。我认为,常兴店镇实现了“住有所居、教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难有所救,活动有场所,生活有保障”。陶祥德在当地威望非常高,老百姓都很敬重他。所以,只要我们真正做事,做对老百姓有益的事老百姓还是认账的。
未来四年内,省、市对服务业发展都将给予相当好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营口市的政策是营业税增幅超过15%部分,95%返还给地方政府,这样将极大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时,通过山庄建设拉动旅游业的大发展,大量游客进入盖州,进而增加了盖州的知名度和软实力,对于招商引资也是一个很大的拉动,工业园区项目建设也会得到推动。会出现三产推动二产的局面。生态山庄建设在实现农民致富的同时也同样实现了政府增收。所以说,生态山庄建设是富民强市的需要。
3、建设生态山庄是振兴东部的需要。
营口市东部14个贫困乡镇,12个在盖州。盖州东部无论是人口占比还是土地占比都占全市较大份额。盖州东部山区与西部沿海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使东部山区崛起,实现东西部地区同步发展,是一个亟需解决但又难于解决的一大课题。盖州东部大部分为国家二级以上水源保护区,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封山禁牧,养殖业受到严重制约;种植业发展空间有限。因此,东部想发展、想振兴很难。生态山庄建设将东部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宅院资源进行盘活,进行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将会形成一产二产转化为三产,三产拉动一产、二产的良性互动局面。
以宽甸发展为例,宽甸位于辽宁省东部,东南与朝鲜隔江相望,东北与吉林省集安接壤,西接凤城,北邻桓仁,总人口43.4万。宽甸辖19镇、2个乡、1个民族乡。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5%,山间谷地和河流约占总面积的15%。全县平均海拔米。山、水、田构成大体为“九山半水半分田”,这与我们东部山区很相似。宽甸以往是国家贫困县,交通不便,土地稀少,如何发展、如何富民一直都很难破题。近年来,宽甸县把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区加速发展的重点来抓,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很快。年,宽甸县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终于甩掉了贫困县的帽子。目前,宽甸培植了8个特色旅游乡镇、16个旅游专业村、家特色农家乐;打造了河口桃花节、宽甸漂流节、宽甸枫叶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截至目前,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发展到多万亩,规模以上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2家,35%的农民就地变成旅游从业人员。乡村旅游接待突破万人次,总收入达1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比0年翻了7倍。
盖州东部和宽甸有很多相似之处,宽甸过去相当贫困,我们东部也相对落后。宽甸大部分是山林,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丰富,我们东部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也不逊色多少。他们区位相对闭塞,交通不便;我们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是我们的优势。他们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实现了发展和富民;我们东部区位更好,交通更便利,旅游辐射面更广,周边旅游市场更成熟,应该说综合条件更优越。所以,我们东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实现发展和富民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宽甸在发展上给我们盖州东部做了一个样板,我们通过生态山庄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发展、富民的底气非常足。所以说,建设生态山庄是振兴盖州东部的需要。
4、建设生态山庄是结构调整的需要。
第三产业具有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污染较少、就业弹性较高等特点,而且相对第一、二产业来说增长波动比较平稳,可以有效减轻整体的经济波动幅度。如果一个经济体第三产业占比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一般认为其经济处于高度发达状态。因此,第三产业的占比直接体现了经济结构的质量和水平,三产占比越高就代表经济运行质量越高。目前我国发达地区三产占比均超过70%,北京超过80%。我市三产占比仅为38.5%,营口全市占比为40%,辽宁省占比为39.5%,我市三产占比既低于营口又低于辽宁。营口市十二五末要求全市三产占比达到47%,所以我市经济结构亟需调整和优化。生态山庄建设有效的整合和盘活农业资源,提升了农业的运行质量,催生了乡村旅游业的大发展,使一产通过旅游转化为三产,进而使三产得到空前的大发展。
生态山庄建设使整个大旅游有了纵深和着力点。生态山庄在我市乡村全面均衡的布点,就像一个个发动机,东部山区从被火车拉动的车厢变成自我拉动的引擎,推动着整个旅游业乃至整个服务业的全面快速发展。三产大发展的同时可以反哺农业,推动农业的现代化。三产在大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工业,推动工业的长足发展。比如宽甸旅游兴起后,规模以上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2家。生态山庄建设使整个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所以说,生态山庄建设是结构调整的需要。
5、建设生态山庄是城市提升的需要。
过去盖州给外界的印象更多的是农业大县,发展相对落后。通过生态山庄建设,撬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拉动运输业、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各业的发展,进而催生整个服务业的大发展,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经济实力增强了,城市的建设、环境、品位就会得到逐步提升。人气旺盛了,大量省内外甚至国内外游客就会走进盖州,使盖州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历史、文化及自然魅力,也就是让“让盖州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盖州”,这样盖州的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白癜风皮肤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xw/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