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留学日本却回到腾格里沙漠14年,他做的
碧流河位于辽宁省的盖州市,是营口和大连交界的河流,是为大连市供水的重要水源,55岁的吕庆荣常常出现在这里捡拾垃圾。
吕庆荣只是附近的一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来这里捡拾垃圾不是为了赚钱,他有一个梦想:
他想保护这片河流,让它不受污染。他想让这里恢复成他小时记忆中的模样,有青山绿水,有布谷鸟和映山红,河里有欢快游泳的鱼虾。
可是这样一个单纯朴素的想法,却并不为人理解。
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个不务正业的“破烂王”,放着好好的日子不去过,有钱也不去赚,天天在河边遛达捡拾垃圾。
就连跟他结婚多年的妻子也生他的气,因为吕庆荣连儿子上学的学费都拿不出来。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主动加入到他捡拾垃圾的队伍,理解他的人越来越多。
从少年到白头,吕庆荣33年的努力,让碧流河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唯一令感到愧疚的是,他对家人那些无法弥补的亏欠。
他是一个农民,生存已是不易,却为何念念不忘环境保护?33年的付出,他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是我国第四大沙漠。
每年它扩张的速度超过平方公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也不时会嗅到腾格里沙尘暴的味道。
年,来了一个叫吴向荣的年轻人,他带着一群志愿者,开始在这里种树。
在腾格里沙漠的东边,大概有一个20公里的缺口,沙子像泄洪区里的水,源源不断的向内陆扩张。
吴向荣组织了人力种锁边林,就想把这个缺口堵上,然而事情并不顺利,第一年种的树一棵都没有存活。
沙漠里没有水、没有电,吴向荣和三十多个志愿者没有住处,只能在沙窝子里搭个木板睡,白天连躲避太阳的地方都没有。
反反复复用了三年的时间,吴向荣和他的团队,终于种出了两公里长,三千亩的灌木林带。
在沙漠里种树日常生活是怎样的?什么样的魔力,让一个海归留学生,耗费14年的光阴做这件事?沙漠里种树带给他怎么独特的生命体验?
今晚21:15,辽宁卫视《有请主角儿》:只为那一抹绿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tc/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