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她力量巾帼陷阵一线,抗疫尽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你们的身影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
你们没有畏惧
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你们舍小家为大家
在各条战线上
各尽其能、抗击疫情
是冲锋在前的最美逆行者
自辽宁出现新一轮疫情以来,全省各行各业女性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铁一般的作风、水一般的柔情,逆风而上谱写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华彩乐章。今天起,请跟随大辽姐姐一起去看看她们在疫情防控中的英姿。
铁血警花盛放抗疫前线
疫情突发,辽宁省三八红旗集体—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女子直属大队的警花们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全员参战,先后派出名警力支援抗疫工作,用女警柔弱但坚强的臂膀,全力保卫这座英雄的城市。“阿姨,长大我也要当警察”一位小男孩轻轻的趴在支援警力王冰玉副中队长的耳边说道。小男孩的妈妈正在不停的感激着,她排队时不小心遗落了社保卡,刚好被王冰玉捡到并迅速交回。这样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发生在抗疫前线,女警们帮扶百姓近百次,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我可以,我还能上!”支援疫情前线的警花任硕父亲突发脑梗住院,爱人和公公都是支援一线抗疫的交通警察,一岁出头的宝宝全靠婆婆一人带着,组织要把她换下来照顾生病的父亲,她拒绝了。警花刘竞男,执勤中奶奶突然离世,她父母均在外地,家里只有自己和奶奶,接到姑姑电话处理完丧事后,她直接返岗,依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还在哺乳期的警花马铭泽为了充实疫情防控一线力量,由于在岗时间太久,患了急性乳腺炎,但她仍然坚守岗位。这样感人的事迹还有很多,这支队伍里有20多个双警家庭,有30多个警花妈妈,还有很多带病坚持工作的警花,她们都在用“我可以,我还能上!”这句铿锵誓言诠释着服务百姓的初心和不负人民的使命。
军嫂“准妈妈”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道北尚丽都社区书记兼妇联主席丛琳,是这场战疫的参与者。作为军嫂,因为疫情,丈夫已经在部队封闭两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后,她每天披星戴月,早上4点多出门,晚上11点多回家,早已忘了自己是一名妈妈而且是一名怀着二胎的准妈妈。北尚丽都社区由全区8个街道16个回迁村组成,共有人口多人,所有工作人员加一起不足20人。每2天就要完成一轮核酸检测,工作量很大。丛琳却说,“越早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就越能够在这场战斗中争取主动,肩上责任和百姓安危让我们别无选择、必须“疫”往无前。”顶着强烈的妊娠反应和身体的疲累,她每天要在户外工作17小时,总是最后一个吃饭,一天都喝不上一口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和带动身边的战友为打赢这场攻坚战努力奋斗着。社区里大多是回迁居民,平均年纪大,每次检测丛琳都热情帮助群众,化解他们的焦虑情绪。有一位智力有残疾的居民,在检测过程中突发疾病,推搡工作人员,丛琳不顾自身安危冲上前去......每一次,她都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化解矛盾,得到群众的认可。在丛琳的感召下,社区党员、群众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居民都说太爱也太心疼这“小丫头”了,想为她、为社区分担点儿工作。
双警小夫妻携手同抗疫
他们是盖州市公安局一对90后的小夫妻。丈夫李浩庆在交通管理大队工作,妻子谭畅在社区警务大队工作。面对再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夫妻二人心照不宣,勇毅前行,“疫”无反顾地冲上抗“疫”战场,共同扛起抗“疫”责任。李浩庆带领辅警在指定疫情防控卡点开展工作,从设置警示标志,到拦截过往车辆并进行劝返,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卡点12小时一轮岗,24小时不间断开展执勤工作。在卡点工作,面对着群众的诸多诉求,需要耐心地解释,一个班下来,有时说的口干舌燥,嗓子疼痛。与此同时,李浩庆负责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要正常值班接出警。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吃住在单位,战斗在一线,事故组、卡点执勤来回倒。尽管天气恶劣,工作量大,但他不喊苦不叫累,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用责任和担当展示新时代警察风采。妻子谭畅的工作也不轻松。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警务大队承担着涉疫数据排查任务。她负责各类工作指令的上传下达,疫情数据全面排查,核实人员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将数据提供给疫情防控指挥部,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撑。每天的数据要清零,所有人员要按照各自分工一刻不停地忙到半夜,数据多时,甚至要工作到后半夜。这对90后小夫妻,战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管他们无法互相陪伴,却在并肩作战中互相勉励。一句“勤洗手,戴好口罩,注意安全”便包含了所有的牵挂和关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相互鼓励,在“家庭”与“防疫”中默默坚守。
这样的感人事迹
在全省姐妹和家庭中有很多很多,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她们走出家门、逆向而行,
舍小家为大家的背影令人动容。
春已到,花始开,
让我们同舟共济,早日战胜疫情。
文章来源:省妇联宣传部综合各市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tc/1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