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英烈汇聚信仰力量区人大常委会

4月29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职工,驱车30余公里,来到盖州市杨运镇杨运烈士墓,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缅怀革命英烈,汇聚信仰力量”的主题党日活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广东、副主任刘立志、刘玉凡、吕俊参加。

杨运烈士年出生,河南偃师人,年参加工作,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年10月党中央派遣来东北工作的2万余名同志之一,来到原盖平县熊岳区任区长兼区委书记。年1月1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为缅怀英烈,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将杨运烈士墓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他战斗过的地方命名为杨运乡。

活动现场,全体同志向烈士鞠躬、默哀、敬献鲜花,并介绍了杨运烈士生平事迹。通过缅怀杨运烈士的突出功绩,寄托对他的无限敬仰与哀思。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立志,详细介绍了杨运烈士来东北工作的历史背景、在敌后开展工作的艰苦环境、牺牲过程以及多年后亲属才寻找到他等情况。随后,刘大伟、赖威、关昊、刘勇、王月、刘奕麟、高焕男、崔智恒等8名同志踊跃发言,抒发对杨运烈士的敬佩之情,畅谈要像烈士那样筑牢理想信念之根基、贡献为民服务之伟力等。综合大家发言,形成了以下三点共识:

一是拉近了与革命先烈的距离。大家感到,以前只知道杨运是离我们不远的一个乡镇,却不知道杨运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位了不起的革命烈士。特别是一些“80后”党员,对杨运烈士那么年轻就能担当如此重任,感到非常惊讶,对他的不幸牺牲感到无比惋惜。纷纷表示,要像杨运烈士那样,不断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并以此教育我们的后代,要像先烈那样成人成才。同时也感到,人大常委会党组和机关党支部,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及时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展现地教学活动,开阔了视野,拉近了与先烈、英雄模范的距离,增强了学习教育的效果。

二是增强了学习党史的时效性。座谈讨论中,针对一些历史事件和问题答疑解惑,增强了对我党历史的深入了解。如杨运烈士是河南人,当时为什么来熊岳工作?刘立志副主任结合年日本投降的国际大背景、国共两党合作的破灭、东北地区经济在全国乃至世界所处的重要位置、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方法手段和辽沈战役对全国解放的极端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这次现地教学启示我们,围绕一个小事件或者一位英烈的先进事迹等小切口,讲解我党历史的大背景、大进程,通过学史明理,有效增强党史学习的时效。

三是汇聚了理想和信仰的磅礴力量。大家感到,杨运烈士15岁参加革命,16岁入党,21岁来到东北,23岁壮烈牺牲,年母亲才知道他已牺牲在东北。在他身上所表现出对党的绝对忠诚、对马克思主义的无限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终身追求,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大家表示,向杨运烈士学习,就要学习他向死而生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学习他初心不改的终生奋斗目标;学习他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心。

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广东最后强调: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特别是读书班几天来的全天候学习,大家都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勤于思考,收获颇丰。从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特别是几位“80后”的发言可以看到,大家通过学习,已逐步入心入脑,基本达到悟思想目的。对下步学习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要通过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中汲取精华、丰富头脑、坚定信心、增添力量;二是要把学习当成终身必修课,特别是在座的几位“80后”,只有不断通过从书本学、从实践中学、向英雄模范学、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学,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才能够行稳致远;三是要与办实事开新局有机结合起来。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用工作实效去检验学习的效果。要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加大人大代表议案和意见建议办理的监督力度,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全力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本次活动,是人大常委会机关创新开展联组活动的一个初步尝试。通过抓党建带群团,切实把民主党派、非党群众、工会成员、团员青年、妇女同志等,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同时也体现了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理念,在全体机关努力营造知史爱国、知史爱党的浓厚学习氛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mj/82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