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北海,我的乡愁文徐丽娟
乡愁,是我们回不去的从前
文/徐丽娟
提起乡愁、每个人都有、那是对记忆里曾经居住过的故乡的人、事、物的怀念,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玩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特产、故乡的一餐一饭、故乡懵懂的爱恋。还有我们自己回不去的从前。
提起乡愁,再不善言辞的人也会滔滔不绝:我们那时候......可能因为一句话,一个物件,就让我们的那些尘封的记忆,在脑海中由模糊逐渐清晰,那些和故乡有关的场景、甚至故人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我小时候居住在盖县北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最初,村子里以种水稻为生,每个春天、泡种子、席苗,插秧。夏天拔草打药放水,秋天收割、打稻谷。最怕的是插秧,一棵棵把秧苗插到水田里,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村子里能干的姑娘一天能插一亩半地,我只能插半亩。插秧时经常会遭到水蛭的侵袭,疼了才发现,它已经钻进皮肤一半了,叫着跳着跑到田埂,拎起鞋子,用鞋底狠拍,才会把它拍下来!最喜欢的是秋天,成熟的季节,饱满的稻穗低垂着头,有风吹过,稻浪翻滚。宛如金色的海洋。收割之后,还要去拾捡那些遗落在田间的稻穗。冬天的时候,放在火炉铁盖子上烤,遇热稻米哧啦哧啦炸开一个一个雪白的稻米花,又香又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居住的村庄,西面都是稻田,那时候的地名叫:孤岛、海里、海防坝!现在已经开发建设成盖州北海景区和北海工业园。北海景区建设的非常惊艳,无论是观海大平台,沿海迂回的木质栈道,还是海上游乐园,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高铁以西原来是整片的稻田,现在规划成工业园,公园一样,绿化非常好,只是管理有待加强。间或有人去凉亭或林间烧烤,遗留一地垃圾。村民们有稻田有海的那些年月,十里八村的比起来、也算富裕村,从嫁到村子里一个比一个漂亮的小媳妇就可以看出来。而现在,没有了土地,没有了海,父老乡亲四处打点零工赖以生存。淳朴的村民,没有怨言,舍弃了小利益,为了大北海。
有海的日子真好!一网下去,连鱼带虾一大筐!满满的一锅蒸熟,在房前摆上桌子,一盆盆端上来、一顿饭功夫,磕满地蟹壳子。或者一大锅乱炖鱼,掀开锅盖、扑鼻的香。近海少大鱼。直到现在,我都是只爱吃小鱼:大头宝、封板鱼、鲈渣子、胖头鱼,青皮鱼。这些小海鱼的香味、满足了我童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蜢虾(极小的虾)打多的时候,会呕酱,一筐一筐倒进缸里,撒上盐,任他发酵。有条件的会杀一只老母鸡,熬一大锅鸡汤,倒进缸里,发酵好后香味扑鼻!用虾酱蒸点鸡蛋闷,或者直接沾大葱,撑饱了都不愿撂筷子。
那时候的虾皮是黄色的,夏天晒干了,放在缸内,冬天想吃的时候就抓一把。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虾皮是白的。初中的时候带饭盒、土豆丝虾皮是正常菜、你要是带个煎鸡蛋都是好生活。偶尔有同学会带炒肉,打开饭盒那个肉香四溢,馋的我直咽口水,他也会分两块给周围的同学,莫名地埋怨老师,为什么不把我安排到他的同桌。那时候就想,我这一辈子,能把肉吃够就满足了。而现在,吃菜的时候,肉挡筷子都会扒拉一边,做菜放肉就是借个味道。
时光流转,我们也从青葱少年一路走到中年,经历很多也遗忘很多,那些关于童年,关于青春的记忆却如酒一壶陈酿,留在了我们诉不完的乡愁里,愈久弥香。
盖州北海,祝福你,我的故乡!
盖州北海,祝福你,我的故乡!
徐丽娟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mj/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