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界行看小康这路,直通好生活营口发
开栏话:
蜿蜒的营口城市边界线,勾勒出滋养营口人生活的广阔土地。市界线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市界线更是营口人逐梦奋斗的热土。9月起,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推出大型融媒体专题报道“市界行看小康”,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献礼新中国成立71周年。
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的记者们践行“四力”强内容,知行合一再出发,他们将以浮渡河桥为起点,沿着市界线奔向营口的四面八方。采访活动历时60天,行程约公里,通过全媒体形态聚焦20个边界乡镇,展绿水青山澄澈底色,看百姓生活幸福图景,见证“小康生活”非凡蝶变。
走进盖州市归州镇归州村,满载葡萄的三轮车飞驰在平坦宽阔的村路上,丰收的喜悦挂在村民脸上。
“今年拉葡萄出村我可不用‘提心吊胆’啦。”村民付宝平的话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付宝平告诉记者,“以前归州村的村路是一条条土路,与道边的葡萄地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路。路面坑坑洼洼,骑三轮车拉点儿葡萄,用绳子捆都固定不住。车一颠,心一惊,生怕给葡萄硌坏影响品相,卖不上价钱。”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归州村今年8月份新修建的米水泥路成为了农民的致富路。据了解,归州村将村路由原来的3米拓宽至5米,清除老路基,铺垫砂石料,对路面基础进行平整、加固。
新修的村路不仅畅通了村里的经济“动脉”,还方便了村民出行。归州村在修建村路的同时,清理了用来蓄水的土坑,有效解决了排水问题。村民赵国华说,“以前赶上下大雨,得穿靴子趟水走。”路修好了,归州村村民彻底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现状。
道一修、灯一亮,村民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傍晚时分,村里的妇女走出家门跳几段广场舞,越来越多的孩童结伴玩儿起了轮滑。75岁的焦祖文老人走在新修的村路上,激动地说:“村里在各个路口安装了路灯,晚上通亮,方便大伙儿出来遛弯、跳舞,娱乐健身,乡亲们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路修好了,民心顺了,老百姓致富向前的劲头也足了,归州村村民的生活越过越有滋味儿……
总监制/王忠陆监制/张旭勇
记者/付宇晴编辑/付宇晴
责编/朱琳魏家鹏制作/王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hj/1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