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人小心点收到这条短信竟然让他被骗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终结诈骗(ID:antifraud2)
昨天,一则“王总换手机号”火速刷屏朋友圈,打开一看才知道,原来是骗子的新型作案方式。
过程大致是这样:小张发现自己的领导王总换手机号了……没加任何怀疑的小张惠存了领导的崭新手机号,经过请示工作、订机票整整一个月的折腾之后……小张才发现……(天哪,被自己蠢哭了!)
当事人向骗子转账30万
故事要从小张收到的一条短信开始说起……(各位看官可以先遮住方框中的内容,看看你能否识破骗子的伎俩)
王总换手机号了?老板嘛!不用问为什么,这没什么奇怪的!也不用怀疑短信的来源,这不是伪基站,而确实是王总的手机发来的信息。
骗子通过不确定的途径,向王总的手机植入了木马病毒,使得王总的手机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自动向通讯录里的名单群发了短信。小张自然而然地将该号码存了下来。他还留了个心眼,没有覆盖原来的号码,而是把这个新号码存成了……
之后,小张每次请示工作,都拨打“王总新手机号”。电话那头的王总,确确实实是如假包换的王总……
接电话的是真的王总,原因在于,骗子将“王总新手机号”设置为了呼叫转移,所有拨入的电话会自动转移到王总原来的手机上。这样,拨打电话的人和王总都完全不知道中间居然经过了骗子的一层中介。用这样的方法,骗子使得该号码获取了完全的信任。一个月后,王总安排了一项重要工作……
骗子采取静默的方式,在小张和王总之间潜伏了一个月,就是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小张很快地完成了任务,并准备用电话向领导汇报。小张记得领导的交代,拨打了“王总新手机号”……
电话那头,王总说已经收到航空公司的短信提醒,并且对小张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骗子通过先前植入的木马病毒,同步获取了王总航空公司提醒短信,得知了王总出行的准确时间。就在王总乘坐的航班起飞之前,小张收到了一条短信……
故事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可怜的小张最终竟然向骗子的账户转了30万……
小张为什么不打王总电话核实呢?因为小张和骗子都知道,王总此时正在万米高空中,就算拨打电话,也一定是关机状态。这是此类骗术的最重要的关键字“新号码”,包括:手机号、QQ号、 另一个关键字是“呼叫转移”,就算你能确认接听该电话的是老总,但是,这个手机号并不一定在他手里。
小编也差点中招
在速途网络上海办总经理赵宏民看来,如今骗术不同以往那种群发信息,然后依靠概率论的诈骗,它是非常高明的将多项黑客技术并用,利用上下级、飞机上等特定关系场景进行诈骗。环环相扣,防不胜防。但是当事人的防范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前面的新号,日常沟通比较难以识别。而当事人没有在语音、当面、书面等确认的情况下直接将钱款转给陌生人,这是最大的失误。
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个故事。这不,每日经济新闻小编的领导也“换手机号了”~~~~(_)~~~~
不过,机智的小编第一时间就把信息截图发给领导确认。领导知悉后,迅速在 有意思的是,并非只有一位同事遇到此事,简直是连环效应:好几位同事很快也都发来了同样的信息,希望大家勿信!
小编忍不住惊呼:骗子啊,你这是要一网打尽的节奏?套路太深啊!一不小心可就掉进陷阱。
也有同事收到了这样的短信——中国电信提醒您:骗子出新招啦!骗子冒充领导、朋友发短信称更换手机号,将该号呼转至领导、朋友号码,让您以为领导、朋友真的换号了,再短信要求您帮忙垫资转账。防通讯诈骗,从我做起:“不信不贪不怕,不汇钱不转款”。如发现类似情况请及时拨打报案。
于是,小编随即向警察蜀黍进行咨询,得到的说法是:最近各种电信诈骗电话很多,没有上当受骗就好。当然,防范意识仍需加强。
面对最新的诈骗手段,小编一脸懵:骗子究竟是如何做到木马植入手机,并通过手机群发号码再进行电信诈骗的呢?
赵宏民就此告诉小编,“目前来看,很多手机系统给予App的权限非常高,包括读取用户通讯录、获取地理位置等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某些不法App木马病毒暗中操作用户手机应该不难。”
赵宏民向小编推荐了一些好的习惯:个人方面,对每个人转账,必须有语音通话确认,必须转给朋友本人。公司财务方面,不能口头、短信息传达付款信息,必须有流程甚至书面确认这一步骤。
电信运营商也很受伤
▲图片来源:东方IC
达睿咨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表示,除了被骗老百姓的财产损失和家庭灾难,实际上,电信运营商也是受害者。
“可以这样说,相比诈骗分子那些电话费用,电信运营商损失更多。因为电信诈骗的横行,更多的电信运营商的创新业务无法正常开展,电话使用量逐渐下降,口碑的恶化也让电信运营商背负更大的压力。”马继华指出,电信运营商每年还要处理大量投诉,为配合司法机关的相关调查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员,还要在设备、技术上进行升级,开发诈骗识别软件,费用也十分惊人。打击电信诈骗最符合电信运营商的根本利益。
马继华指出,电信诈骗是社会公害,需要电信运营商更加努力,更需要法律法规上的完善,也需要公安、银行、电信运营商、基层社区甚至媒体、公众的密切合作,劲往一处使,才能真正让电信诈骗无所遁形,也才能对诈骗分子形成震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gr/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