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做信访盖州市信访局来访接
在基层做信访,既要有高尚的情操、乐观的心态和敏捷的思维,又要有学识、有担当、有爱心。盖州市信访局来访接待科科长李伟,就是一位扎根基层一线,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优秀信访干部。从事信访工作十年以来,李伟以对信访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细致、稳妥高效地做好接访,树立了新时期信访干部为民解难、甘于奉献的良好形象。
初到信访局工作,信访对他来说很陌生,但他立刻将自己投入到接待员的角色中,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接访程序、工作方法,通过各种途经学习掌握法规政策。由于勤奋好学,他很快就能独立接访,工作做得很出色。年他被任命为接访科科长,工作更加繁重,压力也更大了,但他毫无怨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年4月17日,盖州市什字街镇村民李某某和女儿来到市信访局反映信访问题。李某某由于是第一次上访,刚进门显得很拘谨,和女儿默默地坐在一旁很长时间不说话。李伟注意到孤零零坐等在一旁的李某某,主动走上前询问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她说:“我丈夫因公致残,后来对生活失去信心,服毒自杀,为了我的生活费问题,我一次次去村镇反映,都没有得到解决,这次来上访也不抱有希望,只是希望你们给我反映一下,我的生活确实太难了”。在听取完信访人的陈述后,李伟立即将李某某反映的信访问题向所在镇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反馈和沟通。4月22日,镇里召开办公会议,较好地解决了李某某的诉求。李某某和女儿喜极而泣,连说“感谢信访局的领导,感谢党和政府。”
上访群众大多都是带着怨气来的,有一些人就将怨气发在接访工作人员身上,还有的上访人故意制造事端,推搡、打骂接访人员,李伟说我是党员,对人民群众一定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有一个信访人,在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看到李伟从信访局去市政府正门接待上访群众,骑摩托车直接撞向李伟,将李伟胳膊撞伤,李伟本可以通知正在执勤的民警来处置,但他极力控制情绪,没有计较。过了两天,这个信访人没见公安人员找他调查,心里自觉做得过火,为李伟的容忍胸怀感到佩服,专程来给李伟道歉。
上访群众中有的是弱势群体,李伟就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遇到身残体弱、行走不便的上访群众,接访完李伟总是搀扶他们出门,并给他们叫来出租车,并自掏腰包给付车费。用他的话说,虽然我的工资也不高,但比他们强多了,能帮就帮一下吧。正是这份爱心,感动了许多上访群众,每逢上访人夸赞他,李伟总是淡然一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李伟工作在信访接待第一线,信访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他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年7月6日晚,盖州市某渔业村群众因讨要河滩占地补偿款,分别去营口市政府门前和盖州市政府上访。当晚,李伟的妻子正好上夜班,他将九岁的儿子独自一人留在了家里,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一直忙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家。结果无人看护的孩子在玩耍中不慎将一支装有染发剂的针头扎进了膝盖,因发现晚治疗不及时,导致化脓,只好转院到沈阳医大进行手术,花费近四万元。从沈阳回来,他没有照顾病床上的孩子一天,就又投入到工作中。李伟是一名称职的好党员、好干部、但他自己觉得不是称职的父亲,他心细如发、关爱群众,却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在大家和小家之间,他顾全了大家,舍弃了小家。
在信访工作岗位上,李伟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尽心尽责,心系群众,勇挑重担,扎扎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李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架起了群众同政府的桥梁,展现了新时期基层优秀信访干部的风采。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辽宁信访局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izhouzx.com/gzsgr/481.html